听说人情世故这种东西,只要你熬过幼儿园毕业典礼就算入学了,只是毕业那天基本都是晚年才到来,大多数人要是没被折腾成社恐,也能混到个“圈内人士”的title。有人把人情看成人生剧本里的高级副本,有人说人情其实就是一门江湖黑魔法,能把一壶白水调成花果茶,喝完也不知滋味如何,只觉回甘和苦涩同在。
说到人情,总喜欢举例子,说哪个张三混得好,说哪个李四会做人,朋友遍布五湖四海,其实仔细看看,也没那么高深,本质就和做盖浇饭差不多,盖点啥,看心情,吃的人还得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不然显得自己很没品。比如有一位普通青年张平,俗称社畜,打工二十载,深谙人情冷暖,但每次遇到人情高手,依然像个被涮的大葱,无处遁形。
张平这天闲得慌,在家思考“油盐酱醋何时能自动购买”这个终极哲学问题。天灰蒙蒙,小区楼下的灯时明时暗,像跳电般提醒你“人生也是一场意外”。他坐在石凳上,喝下最后一口便利店果汁,顺手刷新手机,想着是不是该投简历挑战下互联网大厂的“高压戏码”。正遐想间,李叔上线,身着蓝夹克、步伐稳健中透点老年人的飘逸感,手指间夹着支陈年黄鹤楼,看起来像退休的股神在考察楼市。
李叔这人,人情世故就是他的特长,一出场自带光环,年轻人都管他叫人情版老狐狸,亲切得像小区三福超市特价员,总有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张平打了声招呼,本意是按惯例互相点头,可谁知李叔一下拉近了距离:
“小张,下班啦?最近看你气色不错,打工顺利吧?”
张平本来也就社交肌肉抽搐,摇头晃脑地应付两句,没想到李叔的套路直奔主题:“听说你研究电脑呢?家里那破笔记本又罢工了,成天弹个驱动错误,要不是亲戚小王远嫁海南,这活儿本来找她……不过你合适!”
表面一句顺口提及“小王”,实则暗中拉踩——你不帮她帮谁?而“合适”一出口,张平心里咯噔一下,但凡一个正常的打工人,面对表扬和求助组合拳,哪有不中招的。果然,他嘴上谦虚“能试试”,实际已在脑补怎么跑路。可李叔此刻的微笑,和拼多多砍价的诱惑一样,明明知道是套路,就是忍不住点进去。什么“你上次给邻居修电视,不两下就好了”、什么“年轻人脑子聪明”,夸得张平像家门口被撸了的橘猫,明明想炸毛,却又自觉服帖。
再聊几句家长里短,李叔顺势加块催化剂:“你爸妈最近还好吧?特孝顺,咱小区都知道你这孩子上进,现在能干活,还懂人情义理!”张平原本的防备被“孝顺”二字拿捏得死死的,心理攻防战三招两式就被击倒。于是,两人并肩走向李叔家,还没进门气氛都变得温情脉脉。李叔递杯茶,继续加温:“喝着,不着急。其实电脑也不是非修不可,就是顺便看看罢了,你还有事就忙你的。”
这个“顺便”,看得人忍不住想鼓掌。什么叫高手?把原本是请托的帮忙操作成“你方便就行”,让人接受得顺理成章,还得生出点道德成就感,好像不帮忙就是自己不是人。张平边喝茶边盯着那破笔记本,心想,“这年头人情世故就是这样的,别人一句‘你最行’,胜过自己苦修十八年技术,给面子比给工资都舒服。”
修电脑这种事,技术上没争议,心情上很复杂。张平手起鼠标落,驱动问题搞点小花活,假装焦头烂额,其实心里盘算着“若老板这么给我好脸色,996我都能笑出声音来”。这时李叔再补一刀:“你以后有啥事,尽管开口,咱们谁跟谁。”
别小看这一句“有啥事找我”,这其实是社会流通的等价交换券。问题是,这券好用不好说,兑现时你就会发现,十次里九次停在“有空陪你闲聊”,剩下一次还是“给你张超市打折券”。但在当下,听起来就是“咱们是自己人”,比年度优质客户证书都值钱,张平又忍不住心软。
夜深人静,电脑修好了,李叔满脸感激,顺手递了一袋苹果:“老家带的,甜,拿几个,不要白不要!”张平照旧推辞,推辞三次是国粹,拒绝不过三秒钟,就跟随礼一样,最终苹果还是被人情妥妥塞进背包。
回家途中,空气透着凉意。张平走得风轻云淡,心里却上演一出“人情世故自省大会”,一边感慨李叔人情攻艺技能高超,一边又觉得其实自己也不是没道行——该拒绝还得拒绝,不然早晚被薅成穿山甲。
回家后,张平妈给他削了个苹果,像在称颂孝道完成任务:
“别人让你帮忙啦?”
“李叔,修电脑那事儿。”
“你心软,谁找你都帮,哪天要都来找你咋整?”
张平本想来一段李克特式坚守原则的脱口秀,最后还是一笑了之。其实每个被人情涮过的人,心里都明白,帮人是因为你自己有选择,没帮也不是十恶不赦,谁还没点自己的底线。做人情不是千秋伟业,也不是无底洞,关键看水温。不帮的时候不亏心,帮了的时候不拧巴——大差不差就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母亲意味深长地摸摸他头,“你这人随你爸,讲情讲理。”张平想反驳,又觉得这“讲理”二字实在是顶级黑话。什么是理呢?理多了就成了枷锁,理少了就成了推脱。人情嘛,说到底,哪有那么多对错,不过随大流,别把水搅浑。
张平脑补了一下自己未来的处世剧本,有点像升级打怪,每个关卡都要学会如何既不被薅羊毛又能稳稳当地混过去。别以为你能脱身,街坊邻里,亲戚朋友,风里雨里,总有个“李叔”在路口等你,准备用“顺便,随手,顺水”把你绑进世故的网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有人情冷暖始终如一,像煮不烂的硬骨头,咬下去有点硌牙,但不咬吧还怕饿死。
你以为你是独善其身的PO主,其实你是人情社会的NPC。大家都在用上一代传下来的“求助式夸奖”技能加点,偶尔觉得荒唐,更多时候你还得微笑作答。毕竟,人情高段位的核心不是让你帮忙,而是让你觉得“这是你的荣幸”,别人不给你一个伸张自尊心的机会,都觉得亏待了你。所以,每当你被人套路帮忙成功后,嘴里说着“举手之劳”,心里其实OS一大片:
“我愿意帮,因为有点享受被需要;
我真不想帮,也不是坏人,别反复挑战我的下限。”
但你还得学会随时张开保护壳,打断对方“顺便”的算计。也许某一刻你牛皮哄哄,果断拒绝,显示一波人格独立。下次说不定又被感情牌一击破防,助人为乐的“人设”挂在脸上,连自己都佩服自己。
社会嘛,本来就不是讲理的地方。别让自己活成好好先生,但千万别自我感动。人情,不是天平上的砝码,是你愿意沦陷、也能自拔的泥潭。只要明白:帮,是情份;不帮,是本份。别让帮忙变成负担,别让拒绝带上负罪感——除了良心还有点理性,其他的都能凑合着过。
别小看这些小事:一袋苹果,一声夸奖,一句顺便……全是充满中国特色的“人情试剂”,混得久了,你会发现自己也变成了高手,哪怕嘴上吐槽“我可机灵了”,背地里其实早被人情这台收割机加工得服服帖帖。高手不是不会拒绝,而是会在拒绝时装出一种“你也体谅我的无奈”,让对方下得台、扫得尾、收得心软,大家脸面都还在。
生存的本事,就是在互帮互涮中活成一棵风吹不倒的蒲公英,不管人情如风怎吹,总得留点自己的根脉。有时你留一份周全,是向别人投去善意;有时你给自己上一道闸,也是给自己的生活排个雷。紧了松了都要自知,别等有一天迟暮之年还庆幸:幸亏又多修了一台电脑,多吃了一个苹果。
没什么人情世故是天生的高手,大家都是挨过若干顺水推舟和被薅头发的夜,才知道铜墙铁壁、软硬兼施。高手最大的本事在于:让你主动帮忙还觉得是自己自愿的。被套路多了,多半也就坦然了——反正该伸头时候就伸头,该缩脖时不动声色,做个半点世故半点清醒的小白鼠,少点委屈,多点乐趣,也算不白活一场。
收尾还是得自嘲一笔:人情世故这门学问,说深不深,说浅不浅,大概和拼团砍价差不多——明知道是套路,非得一起演出点人间真情。谁也别装清高,大家不就是在帮忙与被帮、舔与被舔的循环里磕磕碰碰,一边哀叹辛苦,一边乐在其中,最后都成了老狐狸?反正混社会,吃亏是福,但别老指望薅羊毛薅成金箔。懂点世故,才是真正的体面——还带点苦中作乐的风骨。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广源优配-炒股配资安全-股票配资平台门户官网-线上股票配资专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