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尔文港湿热的空气里,英国记者大卫·帕特里卡拉科斯站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他凝视着F-35B战机,内心深处似乎浮现出百年前皇家海军在东方海域活动的情景。
他支持殖民历史观,曾于《每日邮报》专栏中公开表示:“中国暴君渴望战争”,并预测2027年将爆发台海冲突。他还断言,英国应联合西方世界,“再来一场八国联军式的征伐”。这种言论,在现实面前显得格外突兀。这艘记者誉为“英国军事自豪象征”的航母,今年启程后就接连出现问题。
一场“荣光”远航的开局窘境
今年六月,在印度洋上,舰队中的F-35B战机因天气原因迫降印度喀拉拉邦。整支舰队在那里滞留了38天,等待美国方面提供救援。八月刚进入西太平洋,另一架F-35B战机又因机械故障紧急降落在鹿儿岛机场。这已是本次部署中,战机第二次发生故障。这些每架1.1亿美元的隐身战机全部从美国购买,而航母因预算不足取消了弹射器,导致战机的载弹量和航程大幅缩水。记者在专栏里描绘“舰载机如利箭刺穿天空”时,避而不提英国连战机维护都要依赖他国的尴尬。
这种既想展现军事力量,又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情况,反映出英国作为前日不落帝国,在全球地位上的变化。这艘“威尔士亲王”号,去年就曾因主轴断裂而被拖回港口进行维修。其姊妹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在去年二月四日,原计划从朴茨茅斯港出发,参加北约“坚定捍卫者2024”演习。该演习是冷战后北约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但在出发前检查时,舰体右舷螺旋桨轴联轴器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出海。海军只得临时调派了当时正在维修的“威尔士亲王”号顶替。
“威尔士亲王”号本身在2022年八月就出过大问题,从朴茨茅斯出港一天后,右舷螺旋桨轴便断裂。海水涌入舱室,经过潜水员的检查和九个月的修理,才于2023年七月重新服役。去年二月十日,“威尔士亲王”号本应替其姊妹舰出发,却又因推进系统存在隐患而延迟。海军内部人士指出,这两艘航母的轴系问题反复出现,可能反映出设计或维护方面存在不足。最终,“威尔士亲王”号在二月十二日才勉强出海,携带着八艘军舰和F-35战机参加演习。
狂妄言论与破碎军力
去年三月,“伊丽莎白女王”号还曾发生火灾,虽然几天后火势被扑灭,损失不大,但这又给其服役记录添了一笔。该舰于去年三月五日前往苏格兰罗斯斯干坞修理,拆轴换件,耗费了数月时间,直到今年七月十八日才重新启航,这是其服役后的首次大规模升级。
就在英国海军遭遇这些困境时,去年二月十一日,英国军情六处一位官员通过媒体放话。他宣称,为提升本土防御的生存能力,必要时将对中国的东风-27导弹及军事基地实施“源头打击”。“源头打击”指的是先发制人,直接攻击导弹发射装置或基地。此言一出,许多军事专家认为此人没有认清现实。东风-27是高超音速导弹,射程在5000到8000公里之间,速度超过10马赫,且具备机动变轨能力。即使是美国在关岛部署的防御系统也无法完全拦截。中国拥有这类武器,连美国都承认无法完全防御,英国又如何有能力先发制人?
尽管该官员未透露姓名,但其军情六处的背景代表着官方言论的某种倾向。英国情报界长期以来惯于介入亚洲事务,然而其自身军事力量持续减弱,导致这些言论缺乏实际效力。
全军衰退的赤裸真相
海军面临的挑战不仅限于航母。去年初,英国唯一一艘综合补给舰也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向红海部署航母打击群。原本计划参加由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以应对胡塞武装,却因舰员不足而被迫取消。在红海任务中,两艘扫雷舰在巴林港相撞,随后双双撤离。一艘45型导弹驱逐舰遭遇胡塞武装无人机三次攻击后,带伤返回本土。还有两艘23型护卫舰,虽然刚刚完成翻新,却因人员短缺而提前退役。
陆军的情况同样不乐观。美国媒体披露,英国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几乎耗尽了军事储备。现在,其主战坦克仅剩100多辆,自行火炮只有十几门。空军也面临困境,无力购买先进的F-35A战机,只能依靠老旧的“台风”战机维持。英国皇家空军总共有113架战斗机,但能升空作战的不足40架。英国媒体直言,军队破败不堪,预算紧张,维修费用堆积如山。
英国前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曾对媒体和情报界叫嚣的“2027年参战”言论评价为“愚蠢且疯狂”。他质疑英国凭借现有军力,如何能跨越半个地球介入台海冲突。冷战结束后,英国的国防预算从GDP的4%左右降至2%左右,远低于北约的标准。海军舰艇数量从冷战时期高峰的80多艘锐减至20多艘,人员缺口达到上万人。航母在设计阶段就为了节省开支,未安装弹射器,只能使用滑跃甲板,使得F-35战机的起降效率低下。军事装备的维护工作也外包给私营企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经济的枷锁与盟友立场
英国政府在外交上的立场耐人寻味。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在太平洋区域活动期间,外交大臣拉米正在努力平衡对华“黄金时代”与强硬路线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财政大臣正为填补200亿英镑的财政窟窿而发愁。这种内部矛盾背后,隐藏着英国最脆弱的一环:其经济命脉已与中国紧密相连。
今年前四个月,中英贸易额已突破2233亿元人民币。伦敦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每日交易量超过千亿美元。如果真的按照记者所设想的“对华开战”,英国金融市场第二天就会面临崩溃。
更令人关注的是,记者帕特里卡拉科斯视为“铁杆盟友”的澳大利亚,其副总理马尔斯曾公开声明“不承诺介入台海冲突”。所谓的“新八国联军”,不过是记者在航母酒吧里的一个设想。美国政府早就看透了英国的小心思:美国一方面享受英国在红海协助护航商船,另一方面却对英国提高军援的要求不予理会。至于那艘被记者视为“大英荣光”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在美国军方眼中,不过是印太战略的辅助工具:需要时可以借几架F-35战机来撑场面,但一旦真正开战,美国可能会选择迅速撤离。毕竟,当记者在甲板上写作时,美国海军军官们去年还在查看该舰因主轴断裂被拖回港口的维修报告,并以此取乐。
广源优配-炒股配资安全-股票配资平台门户官网-线上股票配资专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