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已带着几分燥热,街道上,环卫工人们早已忙碌起来。扫帚与地面摩擦的沙沙声,垃圾车缓缓行驶的低鸣,构成了这座城市清晨最朴实的乐章。太阳缓缓爬升,大地苏醒的脉搏加速,蒸腾的热浪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和执着。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高温下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感受他们的坚守与付出。
随着夏日气温攀升,城市垃圾量也随之激增,尤其是水果皮、冷饮包装等夏季常见垃圾。据环卫部门统计,三区日均垃圾量约500吨。为应对这一挑战,环卫工人们形成了“普扫+快保+机械作业”的工作模式:普扫负责全面清理路面各类垃圾,快保人员骑行快保车动态巡查清理白色垃圾,三轮水车和扫地车则分别负责路面洒水与人行道清扫。机械化设备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但仍需人工配合监督,确保清扫无死角。
路面清扫环节,小型清扫设备的优势愈发凸显。高温天气下,小型清扫设备作业灵活,清扫一个路段仅需十分钟,而人工则需两个小时,效率大幅提升。慢车道、人行道上,小型清扫设备穿梭作业,细致清理缝隙里的碎屑;快车道则由大型清扫设备主导,人机协同实现高温环境下的高效保洁。
展开剩余55%“我在环卫岗位干了好多年了,虽然工作很苦很累,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把这座城市打扮得干净整洁美丽,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正在路边整理垃圾桶的环卫工人项文领擦了擦额头的汗,话语中满是对工作的热爱。
为保障环卫工人的健康,环卫部门做了细致安排: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正午高温、开展应急培训、定期发放防暑物资。全区14座环卫驿站24小时开放,配备水、空调,供应早餐。爱心企业捐赠的降温包等物资,为工人们送去夏日清凉。
在一处刚清扫干净的街角,金色童年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老师带领下进行社会实践。“环卫工人非常辛苦,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严寒的冬天,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老师徐琼琼指着洁净的路面对孩子们说,“这里的环境这么干净,离不开他们的辛勤汗水。”孩子们认真点头,有的主动拾起了路边垃圾。
“我们推行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夏季作业模式。高温时段,环卫工人可暂停作业或轮班休岗,并紧急调配小型洗扫车、洒水车,有效降低人工作业强度。”相山区环卫所所长刘珺石介绍,这些措施为一线工人撑起了“夏季清凉保护伞”。
中转站里,垃圾装满一箱就立即运往处理厂,一个中转站一天至少运输两次。高温让垃圾异味更重,但工人们毫无怨言,麻利地完成挂钩、清运等流程。他们的工作服在阳光下格外显眼,那是坚守的颜色;汗水浸透的衣背,则是奉献的印记。
正是这群可敬的人,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换来了城市的整洁。他们的辛劳被市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像徐琼琼老师所言:“正是有了这些可爱的人,我们的城市才会这么美。”向高温下的环卫工人致敬,感谢他们用汗水浇灌出城市的洁净之花。
来源:淮北日报
发布于:北京市广源优配-炒股配资安全-股票配资平台门户官网-线上股票配资专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