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核动力潜艇这名词,很多人脑海里或许会浮现出那些年,我们的核潜艇曾经“被各路军迷骂得体无完肤”的场景——噪声挺大、龟背问题一直困扰着,似乎成了中国核潜艇难以摆脱的阴影。
尤其是094刚刚下水的时候,外国人甚至明目张胆的嘲讽:
有人说:“中国的核潜艇不用声呐都能听到它们的声音!”
不过,现在一则招标公告一出来,反而狠狠地打了那些嘲笑者的脸,让他们哑口无言。
到2025年8月,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发布了个招标通知,打算购买两套14米的组立组圆装配平台。
虽然这家公司没有详细说明采购这些产品的用途,不过,14米这个数字挺敏感,也挺特别的,有不少网友猜测,可能跟大直径耐压壳的制造有关联。
要是真是这么一回事,那对中国海军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个超级好消息。
噪音?
长时间以来,噪音一直是中国海军核潜艇的一个“心头大难”。
在1981年,中国核潜艇进行第一次长途航行时,由于噪音太大,被敌方水面舰只和侦察机发现追踪,甚至还被外军用声呐攻击潜艇艇体。
到了2004年,经历了23年,这样的噩梦不但没有结束,反倒越发厉害了。
那会儿,中国最新的094潜艇刚刚服役没多久,就因为噪音大得离谱而遭到不少质疑,甚至成了外军笑谈的对象。有外军还打趣说,094在海南岛海域下水时发出的声响,远在夏威夷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虽然外军哪个说法,有点夸张开玩笑的意味,但也毫不掩饰地反映出当时中国潜艇所遇到的严重问题。
094的“风评被害”其实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它那个标志性的“龟背”结构。“龟背”这一设计,严重影响了潜艇的流线外形。一方面,它让潜艇在水里潜行时阻力变大,不但耗能多,还缩短了能航的时间;另一方面,它也明显增加了流体产生的噪声。
考虑到潜艇在航渡时常常要高速机动,即使在执行战备巡逻的时候,速度一般也会保持在15到16节左右。这个速度一来,潜艇跟水面之间的摩擦就变得很激烈,而龟背带来的问题也就更加明显了。
龟背,想要取消却并不容易
因此,很多人都想着把龟背这个设计给删除掉,可实际上,龟背不是你想拆就能拆的。
不少军迷都知道,随着潜射弹道导弹射程不断延长,导弹的长度也会跟着变长。当导弹的尺寸超过了潜艇艇体的耐压壳直径,不能全部装得下时,就会有一部分导弹露在外头了。
为了保持艇体的流线造型,减少潜艇在潜航时的阻力,只能在导弹发射舱上方加装一个像龟背一样的整流罩,这样一来,“龟背”就应运而出了。
所以要想把龟背给去掉,只能在尺寸上动动脑筋,想点办法。
比如说,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它会对弹头的排列方式做点改动,把“三叉戟D5”潜射弹道导弹安排在末助推发动机的周围,巧妙地绕开了龟背的问题。
在巧妙地缩短导弹长度的同时,还依靠直径达13米的耐压壳,将潜艇的“龟背”压得几乎无法被察觉。
苏联这边,因为在大直径耐压壳成形技术上有点短板,在搞“台风”级核潜艇时,索性另想办法,把两个直径7.2米的耐压壳并排放好,然后巧妙地把弹道导弹安放在中间。
靠着这个挺有创意的安排,顺利解决了“龟背”那事儿。
可惜啊,这个方案成本实在太贵了,苏联一解体,俄罗斯在设计“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时候,也没照搬这套办法,而是想了个办法,缩短导弹的长度,试图减少那“龟背”部分。
不过,正如刚才讲的,导弹的射程跟龟背的大小可是一对正比例关系。俄罗斯人这个办法,虽然把龟背给缩了,但也让“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上的导弹射程,从1.1万公里跌到了8000公里。
不过,偏偏这个操作,正是咱们中国海军“学不来”的绝招。
从地理角度说,中国的三大海域里,渤海平均水深才18米,最深的地方也不到百米,根本不太适合大型核潜艇操作;至于东海大陆架宽广,靠岸的水深多在200米以内,海域又不算特别开阔,反潜监测的难度其实不高,隐蔽性就差一些。而且,日本、韩国和驻日美军一直盯着这块海域,部署核潜艇也不太方便。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南海当作核潜艇的基地。
不过,这个决定也带来不少麻烦。南海跟美国距离挺远,要是导弹从那儿发射,打到美国本土得有1.1万公里的射程。这样一来,导弹的长度就不那么容易缩短了。
中国的解决之策
从这个角度看,俄罗斯有自己的应对方案,而中国的人们似乎难以照搬,只能拼命攻关大直径耐压壳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眼前的难题。
不过,想搞定这些难题,可从来都不是轻松的活儿。
早在那会儿,外国人就嘲笑我们了,可那时候的工程师难道没看到龟背的那些毛病么?
毫无疑问,那个人也比不过他们明白“龟背”会带来多大的困扰。
当时的条件限制,使得取消“龟背”或建造大直径耐压壳变得几乎不可能做得到,否则中国也不用保留这个不符合科学的设计了。
制造大直径耐压壳可不是简单的“放大”那么容易的事,它得靠大型卷板机的精准度和抗压能力,这可是做好高品质耐压壳的根本保障。
它得用些特殊钢材,这样才能保证在深海高压环境下潜艇的结构依旧牢靠,不变形,为潜艇的安全航行和作战任务打下稳固的基础。
它还得用到很不错的焊接和组装技术。高强度钢因为碳含量比较高,处理起来挺困难,得有丰富的焊接、拼接和装配经验,才能确保耐压壳整体结构稳固、靠谱。
在这种局面下,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这次公布的招标信息,无疑是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大直径耐压壳,龟背问题也快要成为过去式了。
遇到这种局面,怎么能不让中国军迷们兴奋得跳起来呢?所以,别再提什么“龟背”啦,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也不用听那些外军嘲笑的言论啦,那都是以前的事。
等到新一代核潜艇在渤海湾下水的那一刻,全世界都会清楚:咱们中国海军出向深蓝,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这次轮到我们让对手“望洋兴叹”了!
广源优配-炒股配资安全-股票配资平台门户官网-线上股票配资专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